墙内的世界,容不下一个完整的互联网。
支付宝开始突破了,在微信的阵地上。
今天晚上,支付宝针对新春红包上线了“红包口令”功能。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代替链接的功能:用户只要知道一个支付宝红包的5位数口令,就能在支付宝钱包首页中输入这些数字,即可领取红包。当然,为了防止用户随便输入一个数字就能进入红包,支付宝设置了5次输错的机会上限。
实际上,就在昨天中午,支付包开启了分享到微信和朋友圈的功能。而8小时候之后,微信方面以支付宝红包“恶意营销破坏体验”为名,将其分享接口全部封杀,用户无法通过微信内部的链接进入支付宝帐号体系。
而现在,支付宝以口令的方式代替了链接,巧妙避开了微信的封杀。对用户来说,只需要在支付宝钱包中完成红包支付,然后点击分享到微信,就可以将这张图片保存到手机相册中,并通过微信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发送给朋友。
显然,这是支付宝对微信“封杀”的一次突破,而且是一次看上去还挺成功的突破。因为就在这个功能上线数小时之后,我在朋友圈和数个微信群看到了不少红包口令生成的图片,而支付宝红包的猜红包趣味嫁接在微信沟通体系上,迅速十分传播。
这让原本依托社交高频互动而崛起的微信支付略显尴尬。
此前TechDaily在回顾过去这一年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各自走过的路程时提到,眼下的大格局依然是:微信支付以社交和用户为法宝,而支付宝则凭地推和商家立足。而现在,微信支付社交的高频互动的堡垒,正在被支付宝通一个更大的用户量、高频使用、越发多样的红包玩法慢慢渗透,尽管是一种用数字口令代替链接的“古老”方式渗透。
被渗透的不只是微信支付,还有微信以“用户体验”构筑的商业高墙和“连接一切”的神话。
在过去数个月时间里,我们看到微信以一种义正言辞的口吻封杀了快的打车在微信红包中的分享接口,然后保留了滴滴打车的特权,从而使得滴滴的市场也有所提升。但你可以看到,这其实是建立在信奉“连接一切”的微信所构筑的商业高墙之上。
不能不说,微信以“用户体验”为接口的商业封杀着实是一种太过自我的标榜。尽管当下包括Facebook和Google在内的所有互联网巨头都有一种跑马圈地的防御策略,但在整个互联网上,一种更能为人接受的认知是:所有平台都应当是制度性开放和防守,而非针对某家公司的“封杀”。封杀背后,其实是阻断了互联网最基础的互联方式——链接。
于是,现状变成:信奉“连接”一切的微信正在通过阻断一切有威胁性的外部链接方式将自己打造成为中心,而与此同时,微信又在凭借巨大的用户体量、以监管者的姿态在划分着整个大陆互联网。微信推崇的“连接一切”背后并不是链接一切,而是控制一切。从此,一种更为激进的说法也诞生了:微信≈大陆互联网。
但事实是,微信≠大陆互联网,微信是腾讯的微信。尽管微信支付成为了游走在游戏与支付之间的社交由头,成为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但离人们的生活依然遥远。对于这些需要改变的“重生意”,微信似乎并不那么在意。所以,在更多的支付场景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支付宝,从便利店到超市,从餐厅到医院,无不如此。
而另一方面,在经历过微信对中国互联网的一轮“大扫荡”之后,主流产品依然存活;而当支付宝来到微信并试图的时候,我们看到曾经也玩过“信息孤岛”的阿里也开始对此有所突破。虽然我们不那么在意“万能的微信”神话是否微信支付上开始破灭,但我们期待一个更加开发的微信和互联网。
这就正如3Q大战之后腾讯对外变得“开放”一样,我们希望未来的微信不再任性的切断互联网链接,而是以产品和玩法本身去吸引、积累用户,成为一个真正开放的中心,尽管依然遥远。
所以无论如何,从红包开始的突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开始。
转载请注明出处。